在诈骗罪中,认定逃匿行为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自然人的逃匿
故意隐瞒行踪,如更换住所或联系方式;
切断与外界的通信联系,如不接电话或中断通讯;
失去联系并逃往异地;
逃匿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单位的逃匿
合同诈骗案件中,单位可能犯罪,没有固定住所,只有办公地点;
由于单位人员众多,联系方式多样复杂,认定失去联系的难度较大;
单位逃匿可能表现为隐藏行踪、逃避司法调查和审判。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构成诈骗罪;
逃匿行为可能被视为与诈骗罪相关联的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表现。
判定逃匿行为需要综合考虑时间、手法、目的等因素。逃匿行为的认定不是仅凭单一行为,而是需要从全面、综合的角度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