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画卷的结尾是问病、问命、问道,合起来就是三问。
一问社会病了怎么治?二问国家的命运?三问未来的道路?
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蕞吸引眼球的是活动的《清明上河图》,画面上810个人物栩栩如生,里面有文武官员、士子、兵卒、牙人(就是中间商)、饭夫、船工、工匠、车夫、力夫、村夫、流民、丐童,还有算ming的等各色人等,不下几十种。展现了宋朝首都汴梁的繁华景象,让千年以后的我们惊叹不已。
作为一个外行,我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无法欣赏这画的妙处。今天看到余辉老师对这幅画的讲解,顿开茅塞。他说张择端为什么要画这样一幅画,是为了向朝廷谏言献策,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许多弊端,希望引起文武高官的重视,里面包含了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下面我转用余辉老师的文章内容。
《清明上河图》卷首有一队人马踏青归来,其中有一个人挑着两只山鸡,看得出这是一群随官人外出踏青的队伍,回来的时候搂草打兔子,打了两只野山鸡。这在当时可是犯了天条,北宋神宗时就有圣旨,每年的2月至11月是不准打猎的,因为这期间正是动物产卵和哺乳的时期。这是当时非常成熟的环保意识的体现。但这支官人队伍无所畏惧,就这么去打猎了。
再往前看,有一匹马受了惊。从这匹马身上的鞍辔来看,应该是这支官家队伍里豢养的一匹官马。我们知道马一旦受惊,会要冲到集市里去,那可是要出人命的。前面就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集市,有个小茶馆,有人在里面喝茶、聊天,还有些小饭铺。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气氛很紧张,一个老头赶紧把他的孙子安置回屋里,同时受惊的马奔跑、嘶叫声惊醒了在小茶馆里喝茶的老百姓。有个驴子也受了惊吓,蹦跳了起来。下面的场景会发生什么,就可想而知非常恐怖了。
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一个凉亭,看起来是很惬意的地方。可这个凉亭其实本来不是凉亭,而是一个望火楼。它搭了四个柱子,往上是一个高台,用来观察火情。开封有120坊,每一个坊都设有一个望火亭观察火情,一旦发生火情,马上实行扑救措施。可这里的望火亭变成一个供人休憩的亭子了。
它下面是一个饭铺,这种望火亭下面应该是有两排营房的,供消防兵在里面备岗的,现在却变成了饭铺。在《东京梦华录》卷三里有记载,孟元老从北宋逃到南宋之后回忆北宋汴京的盛况,记载说,汴京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坐望,下有官屋数间,还有驻屯军在里面。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一个官府模样的建筑,在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七、八个士兵。他们身边有文件箱,还有枷锁和武器。看起来这是两班人马,一班是去送文件,一班是去捕人,结果都躺在这里睡大觉、发愣。院子里面有一匹马,也喂得饱饱的在地上。很可能他们的长官还在屋里睡着。从这里就看出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的恶劣现状的真实反映。士兵都处在极其懒惰的状态,不再履行职责。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汴河上停泊着许多很大的运粮漕船。过去都说,大量的粮船运到了汴京,表现了当时汴京城的繁荣。其实,在这个繁荣背后恰恰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些粮船都是私家的粮船,不是官粮。其实在北宋太宗朝的时候就立下规矩了,在本朝的经济要地,粮食必须由朝廷所掌控,私粮不得入内。
所以在过去,私家粮贩只能在京城外远远地兜售少量的、只能是作为补充用的粮食,无法进入到汴京城里面占领市场。这里却有大量的粮船涌入,粮贩在吆三喝四地指挥着卸粮的民工,把粮食运到街道里面的私家粮仓里,准备囤货居奇。到后来,没过七、八年,汴京城的粮食就涨了4倍。再后来,金人围困汴京的时候,京城里的粮食涨价了一百倍。
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到这幅画的高潮处,也就是拱桥这个地方。这是画中矛盾交锋的一个高潮,也充分表现了画家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画家在这里揭露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时汴京城的官员的不作为、不恪尽职守。
这一条大客船满载着客人,但是突然发生了很危急的情况,船的桅杆要撞上桥梆了。怎么会发生这样的险情呢?按常理,这里应该由官员组织民众实施社会服务,在距离虹桥一定距离的时候,要有人值守,负责提醒纤夫到达一定区域的时候停止拉纤、放下桅杆,以免桅杆撞上桥梆。但这些岗哨都没有了,所以纤夫埋头拉纤的,把船拉到桥跟前他们也不知道,还是桥上的人发现这个险情,赶紧叫停船,对他们实行施救。
等船上的人发现大难临头了,立刻放下桅杆。有一个船夫非常机警,他拿起一个长篙,死死顶住桥梆,让船暂时过不去,腾出时间让船工能够把桅杆放下来。其他槁夫在不停地调整船头的方向,让它侧过头来,不会去撞到桥身上去。这个时候,船上的、桥上的、周边的老百姓,都在为这条船的命运捏着一把汗。
桥上更热闹。桥上拥挤的人群,完全是因为两边的占道经营造成的,自然把桥面的宽度压缩了。这个时候正好桥上过来一文官、一武将,互不相让。他们的马弁护卫在互相争吵,乱成一团。画家把当时各种矛盾交织在桥上和桥下,形成了北宋后期非常尖锐的、官员不作为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景象。
当我们松了口气儿,再往城里走的时候,马上又让你大汗淋漓了。城门没有一个士兵在看守,有一队骆驼扬长而去。按理说这里应该有军人职守,在进城门内的第一个建筑,应该是城防机关。过去骆驼队都是域外来做生意的商人,他们能够长驱直入、扬长而去、无人盘查,整个开封城等于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再看这个城墙,是用泥土夯实出来的。由于年久失修、塌陷严重,上面已经长了很粗的杂树。 在当时的朝廷里也有许多官员曾屡屡上诉要修理内层的土墙,也有一些官员反对,认为是劳民伤财,于是便一拖再拖。所以画家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真是用心良苦。
我们在明、清画家画的《清明上河图》里都可以看到进城门的第一个建筑是城防机关。但在这里,进城的第一家却是场务,也就是现在的税务所。政府在这个时候放弃了国家防卫,而精心于怎么能够获取更多的税收。画家特别在这里画出了一场为纺织品税收问题的争吵。
纺织品的税收在宋代是蕞高的,容易激起矛盾。我们可以看到物主在跟税务官发生争执,肯定是收税的数目太高了,他们已经无法承担了。里面有一个人涨红了脸、张大了嘴,一副惊恐的模样,说明当时因为税收而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我们知道北宋爆发了许多次中、小农民起义,其主要问题主要是由税收所引起的。
再往前去,我们看到一个卖盐的盐铺,卖盐的人正在把盐块分堆,挨个称重,但是没有一个顾客。北宋由于官盐税高,私盐又无人稽查,所以北宋的私盐相当泛滥,蕞后造成官盐无市。
再往前走,就越来越热闹了。在最热闹的孙家正店的旁边,我们看到了一个小铺,地上放着很多桶,这是个什么地方?这里原先是军巡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消防站。这些桶放的是消防用水,一旦发来消防扑救的信息,这里的消防官兵就会带上这些水桶去实施扑救。
但是现在,这里变成了军酒的转运站,原先的水桶用来装酒了。原来的消防工具叫麻搭,就是一根竹竿前面绑一个圆圈,圆圈上面再横七竖八地缠绕着麻绳,拿这个麻搭去蘸上泥浆去灭火,在火灾初期它还是有一定的压制能力的。然而现在麻搭上面没有按要求捆上麻绳,而是闲置一边。显然,这个消防站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
餐馆里面有钱的富商和官员在享受美食,街头上站着一个找不到工作的流民。他是准备帮人家挑东西挣点钱的,可到晌午了,还没挣到一分钱,两个担子空空的。在茶摊门口,他全身上下摸遍了,都摸不出一个铜板来喝碗茶。当时的茶水也就一个铜板,他都掏不出来。
在画中还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职业出现了,就是送外卖的。说明当时商业运作的节奏加快了,一些商人们在中午都不愿意离开他的商店,要等人送饭来。有一个“送外卖”的,他能够一手拿两个碗,奔跑而去。
还有的叫外卖的比较讲究,他要吃热乎的,送外卖的人还搭上一个明炉。
张择端画卷的结尾是问病、问命、问道,合起来就是三问。
这三问是《清明上河图》在结束时,画家像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弹响了最后一个休止符。
一问社会病了怎么治?二问国家的命运?三问未来的道路?
名画之所以成为名画,不仅仅是因为画得好,关键是他包含着深深的家国情怀,能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写文章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好的立意,纵然词藻华丽,也是言而无物,难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