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张景欣、沈会芳、肖勇于一行赴韶关南雄市乌迳镇,根据镇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产业科技支撑工作,以进一步推动乌迳镇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黄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为做好烟叶防控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等重要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农村科技特派员们在乌迳镇鱼塘村选择具有代表性烟叶生产连片田块作为虫害监测示范点,并在不同示范点上分别布置可用于斜纹夜蛾和烟青虫两种害虫监测的装置,为后续的全田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实施提供监测预警依据,有利于结合团队成员所承担的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烟叶病虫害绿色防控重大专项研发技术的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围绕如何做好发生调查记录及信息反馈工作,科技特派员团队培训村委会工作人员,还做了苗期预防烟草花叶病毒病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建议如有常发历史可尽早喷施宁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进行早期预防。
在乌迳镇白胜村玉米生产基地,科技特派员团队进行了苗期育苗、移栽的技术指导,为基地负责人提供春季预防控制茎腐病的种苗处理技术和苗期预防技术等,并就后期开展玉米高产创建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交流,包括玉米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
该镇水松村新引进了香芋,科技特派员团队就如何做好香芋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提出香芋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对于香芋产业的一个严重为害,介绍了该细菌性病害在防控上存在的常见误区,并针对田间预防香芋细菌性软腐病的不同生育期,如何科学用药预防技术及减少病害发生扩散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实地指导。
结合旱地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控研究基础及技术应用优势,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技术下沉、实地示范等方式,为当地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的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下一步,科技特派员团队将继续聚焦南雄当地产业更多的发展需求,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
南方+记者 黄进
【作者】 黄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