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长征从这里出发,GHG从这里走来,说她闻名全国,该无人反对吧?
第一次听说瑞金,是小学课本里一篇叫《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文章,近二十年过去,至今仍记得“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当时对瑞金无甚概念,倒是记住了“沙洲坝”这个地名。
对于瑞金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则是后来的事情了。
“红都”瑞金,到处都透露着其红色的内涵,地名更是如此。为此,笔者特寻其地名来源以飨读者:
欲知其地名来源,必先探其史:唐天祐元年(904年),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设瑞金监。此为瑞金地名之始,据《瑞金县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瑞金场淘金之地也,郡县释名以掘地得金名”,“置监时有航浮水面色如黄金,人目为瑞”,故名。无论哪种解释,都与黄金有密切联系,所以以“瑞金”名之,恰如其分。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瑞金监为瑞金县,隶属江南西道昭信军。此为瑞金立县之始,至今已逾千年,赣州又一个千年古县!
其后隶属稍有变化,但瑞金一直未改名。
1994年5月18日,撤销瑞金县,设立瑞金市,管辖范围、行政级别未变,仍隶属于赣州地区。自此,瑞金成为县级市;1999年2月14日,瑞金市由江西省直辖,赣州市代管。
其乡镇地名来源,更是有趣。由于乡镇总体呈合并减少的趋势,为全面介绍其地名来源,特以1984年政社分离前后的19个乡镇(包括乡、镇、垦殖场)来介绍其地名来源:
象湖镇
县治所在地。自公元953年以监升为县以来一直是瑞金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据《瑞金县志》记载:镇区地形似象,塘多如湖得名。唐末尚为荒山一小镇,唐宋之际县城初具规模。苏区属城市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设象湖区。1958年设红旗公社。1960年设城关公社。1976年设城关镇。1983年9月1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为象湖镇。
大柏地
以驻地大柏地圩得名。苏区属黄柏区设大柏地乡(元坑、磜头属长胜县长胜区蔡冈乡)。解放前夕属黄柏区设大柏地乡。解放初期设大柏地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元坑、磜头均属宁都县长胜区对坊乡,后属葛藤乡)。1957年8月属黄柏区。1958年8月设大柏地公社。1958年11月属黄柏公社。1961年6月设大柏地公社。
逢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元至正,曾、陈两氏迁此建居,后郑富高从赣州的七里镇迁此开圩21代。相传人多势大,百家异姓共居之地,取名大百地,同音演变。
苏区时,大柏地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经过艰苦转战,2月10日来到大柏地。在王家祠召开了军队排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扩大红军政治影响,部署了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部,毛泽东同志作了战前动员,并亲自指挥了这次战斗。消灭了敌刘士毅部,俘敌团长肖致平,钟桓部下八百余人,缴枪八百余支,为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以来的首次大捷。1933年夏,毛泽东同志重返大柏地时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词一首:“赤橙黄绿青兰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从此大柏地在我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冈面
以境内冈面圩得名。苏区属长胜县渡头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属瑞金县瑞林区。1951年11月设冈面区。1956年8月属瑞林区。1958年8月设红华、渡头两公社,同年11月改称冈面公社。
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日。清初,舒富家迁此建居开圩。地处多石头光秃秃的岗坂上,故名。
此地还有渡头圩:逢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刘元华从泽覃的历任迁此建圩14代。因地处两河汇合处地势平坦处,形似渡口故名。
壬田
以境内壬田圩得名。苏区时以壬田河为界,分设壬田区、河东区。1934年合并为壬田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设壬田区。1958年设壬田公社。
逢农历四、九为集市日。明朝,壬、田、蔡等氏建圩,取名壬田蔡。后圩镇周围建于土、石结构的寨,改名为壬田寨。以后圩镇逐渐发展,将壬田寨改名为壬田圩。
日东
以驻地日东圩得名。苏区属太雷县设日东区。解放前夕属壬田区。解放初期设沿岗区。1958年设沿岗公社(包括日东垦殖场的龙井、陈埜两个分场)。1963年属日东垦殖场。1981年设日东公社。
逢农历三、八为集市日。地处日东范围故名。具体来源,君可知乎?欢迎评论。
此地还有沿岗圩:逢农历五、十为集市日,沿着山岗建圩得名。
日东垦殖场
以驻地及专业性质得名。苏区属太雷县沿岗区日东乡。解放前夕属壬田区沿岗乡。解放初期属沿岗区日东乡。1958年设日东垦殖场。
主要土特产有历史悠久的观音岽云雾茶,是明朝有名的贡品。
黄柏
以境内黄柏圩得名。苏区以黄坑为界,北属黄柏区,南属下肖区。解放前夕属壬田区。解放初期设黄柏区。1958年设黄柏公社。
逢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清乾隆,原在多塘的岗上(新茶亭)建圩称塘岗圩。清乾隆末,谢氏将圩迁此黄柏村重建圩。因此地位于生长有黄柏(药材)河墈上,故名。明成化,马、黄两氏迁此建居,后外迁。谢芫标从兴国县竹坝迁此建居23代,杨、周等氏迁此共居。
鲍坊圩: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日。明万历,鲍宇迁此建圩,后成十万巨富,故名。
合龙
以驻地合龙圩得名。苏区属河东区,后设合龙区。解放前夕属壬田区设合龙乡。解放初期属壬田区设合龙、田山、沙平等乡。1958年8月设东风公社。1958年11月属壬田公社。1961年设合龙公社。1968年属壬田公社。1972年10月设合龙公社。
逢农历二、七为集市日。以自然村合龙得名。明代,谢、杨两氏迁此建圩。清咸丰,谢、杨、毛等氏建庙。1975年合龙圩迁移吴坊岗坂新建圩。村建在石岗河、曲井河汇合处,两河似蛟龙,故名。
叶坪
以境内自然村叶坪得名。苏区属云集、壬田区。解放前夕属壬田区。解放初期属黄柏、象湖区。1956年属县直属乡(叶坪、云集乡)。1958年设叶坪公社。
此地位于绵江河东岸田坂上,叶氏迁此大坪上建居(后外迁),故名。谢氏从兴国县竹坝迁此建居31代。苏区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ZYZF旧址。
云集圩:农历三、六、十为集市日。谢氏迁此建村,后交通发展变成圩镇。当圩时人们从四面八方云涌聚集,故名。
沙洲坝
以境内自然村沙洲坝得名。苏区属下肖区。解放前夕属象湖区。解放初期属象湖区。1956年属县直设沙洲、樟树两个乡。1958年设沙洲坝公社。
沙洲坝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名胜古迹有塔下寺的龙珠塔,在金星大队境内,建于明万历,距今已四百余年,还依然巍峨矗立,蔚为壮观。
杨万山从象湖镇的上阳迁此沙洲的旱河坝墈上建居19代,杨可介从象湖镇的上阳迁此共居。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等旧址和毛主席旧居均分布在此。
小学课本中的“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你还记得吗?
瑞林
以驻地得名。苏区属长胜县设瑞林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属瑞金县设瑞林区。1958年设瑞林公社。
逢农历三、六、九为集市日。元朝末年,黄氏迁此建居。地处瑞金西北面的群山密林中,四周筑起高寨,取名瑞林寨。明朝万历年间,黄氏衰败,谢氏从兴国县迁此建圩。
下坝
以驻地下坝圩得名。苏区北部属长胜县瑞林区小禾乡,南部属高陂区里布乡。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属瑞金县瑞林区设下坝乡。1951年属冈面区。1956年属瑞林区。1958年属红华公社。1961年设下坝公社。1963年属冈面公社。1972年设下坝公社。
逢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因圩建于庙的下方河坝墈上得名。
云石山
以境内革命纪念地云石山得名。苏区属瑞金县黄安区,后属西江县西江区。解放前夕属瑞金县九堡区。解放初期设黄安区。1958年设高围公社。1968年4月为纪念红军长征第一山——云石山,经省、地、县批准,将高围公社改为云石山公社。
云石山:面积0.3平方公里,植被松、杂木,山顶有座古庙,苏区临时中央政府驻此。是座独立田坂上的石灰岩石山,像飘在空中的云彩,故名。它是红军长征第一山。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石山是瑞金革命纪念地之一。一九三四年七月至十月,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曾驻云石山古寺内,毛泽东同志、张闻天同志也曾住此。中央局曾驻丰陇的马道口。中央军委主席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曾住田心的岩背。中央财政部驻丰陇的下陂子,中央检查院驻黄陂的寨脚下,中央各机关均分别驻境内。
高围圩: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日。清康熙,曾有万在此形似一座土围子中开基建圩,故名。
万田
以驻地万田圩得名。苏区属西江县沙心区。解放前夕属瑞金县九堡区。解放初期属黄安区。1956年属九堡区。1958年8月设万田公社。1958年11月属高围公社。1961年设万田公社。
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日。因地处能产稻谷万石的田坂上,故名。
九堡
以境内片村九堡得名。苏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设九堡区。1958年设九堡公社。
逢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相传宋朝中期,钟氏迁此河坝西侧建圩,取名坝溪圩。地处九堡大队境内。改为九堡圩。
九堡片村:境内有九堡、羊角、岭下、松燕、黄渡、山塘、下宋、桥头、谢村、珠斗等10个大队,98个自然村。宋良弼从于都县箬坑迁此下宋建居64代。后刘、钟等氏迁此扩建成片村。此片村以九个碉堡,得名。
泽覃
以纪念毛泽覃烈士得名。苏区属象湖区、黄沙区、陶阳区。解放前夕、解放初期均属象湖区。1656年设安治、凤岗两个县直属乡。1958年设绵江垦殖场。1961年设安治公社。1969年为纪念毛泽覃烈士,经省政府批准命名泽覃公社。
石水圩 :逢农历一、六为集市日。朱本坚、陈庆甫后裔从本地石水的上山坝迁此建居15代,为纪念祖居地,故名。
武阳
以驻地武阳圩得名。苏区至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均设武阳区。1958年设武阳公社。
逢农历二、五、八为集市日。以武阳围得名:元初,因邹(范阳)瑞泉从象湖镇南门岗迁此乡武考场的围墙后建居,故名,已41代。
武阳围(邹氏祠堂)系毛主席旧居,苏区是区政府驻地。1932年6月28日毛泽东同志首次来到武阳区检查指导工作,召开过区、乡干部会议。1933年5月毛泽东同志再次来到武阳,19日在竹头下召开了三省十八县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热枕地表彰了武阳区的模范事迹,并亲手将临时中央政府的“春耕模范”奖旗,分别授给了武阳区和石水乡。
建于1953年冬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武阳圩东北面0.4公里,纪念塔主要记载了领导武阳农民起义首领杨斗文、刘国兴、刘国埍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是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闻名中外的红军长征第一桥——武阳桥,位于武阳圩东北面2公里武阳大队境内,呈东西向横跨绵江河。1934年苏区红军北上抗日开始,9月8日朱德总司令带领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经过武阳桥,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谢坊
以驻地谢坊圩得名。苏区属会昌县达径区。解放前夕属瑞金县武阳区。解放初期设谢坊区。1956年属武阳区。1958年设谢坊公社。
逢农历三、六、九为集市日。明天启,陈氏迁此建村,后陈、刘两氏合伙建圩。清咸丰,被火烧毁,遗留部分被水冲塌。1911年,郭奠远从本地麻阳背迁此与吴氏合伙在万石中建圩。后因圩逐渐扩建,因谢坊大村在此一片较出名,改名为谢坊圩。
拔英
以纪念曾拔英烈士得名。苏区属会昌县设新径区。解放前夕属瑞金县武阳区设大富乡。解放初期属武阳区。1954年属谢坊区。1956年属武阳区。1958年设拔英公社,同年12月属谢坊公社。1961年春设拔英公社。
逢农历一、四、七为集市日。因地处生长大苦竹的山下,取名大苦竹圩,谐音演变为大富足圩。为纪念革命烈士曾拔英,1958年将大富足圩改名为拔英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