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务院食安办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
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许成磊介绍,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犯罪问题,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一系列打击整治措施,坚决治理餐桌污染。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万名,取得了明显成效。

许成磊表示,《意见》对强化行刑衔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提出明确要求。公安部将认真贯彻落实,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专项打击。始终坚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打击食品犯罪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昆仑”专项工作重点,紧盯《意见》强调的食用农产品、肉制品、校园食品以及境外疫区食品等重点领域,聚焦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网络直播带货、网络订餐等重点环节,统筹运用小集群、小区域、小专题打击模式,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构建全链条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新机制。
二是强化衔接合力。进一步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打”联动,及时通报侦办案件中发现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联合开展专项打击治理。落实案件双向移送要求,推行“一案三查”制度,即对重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查清案件主犯、共犯、从犯是否涉及公职人员;查清幕后犯罪利益链条是否涉嫌职务犯罪;查清案件关联人员是否存在食品安全行政违法行为。对相关问题线索,依纪依法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通报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刑衔接、纪法衔接,切实形成打击整治合力。
三是推动源头治理。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指导各地在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犯罪的同时,注重深挖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食品造假“潜规则”及风险隐患,及时向主管部门发送提示函,通报典型案件及其反映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条闭环监管,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堵塞漏洞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防止小问题、小风险演化为大事件、大案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四是提升能力水平。指导各地公安机关做专做强食品安全犯罪侦查力量,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构建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四动”工作格局。强化线索摸排,统筹使用快检技术手段,加大对肉制品、校园食材、外卖、直播带货等重点领域的暗访抽检力度,加快推进环食药犯罪线索网上举报平台建设应用,及时发现处理违法犯罪线索。组织地方打造一批侦查办案战略支撑点,发挥“尖刀队”作用,推广犯罪预警应用模型,以精确预警助力精准打击。依托公安部环食药检验鉴定实验室等检验鉴定“国家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有力应对食品非法添加手法翻新等问题,提升侦查打击的专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以实际行动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更健康。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刘亚洲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高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