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在“对等关税”影响下,全球新能源供应链正在加速变化。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出海加速,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典型代表,
根据海关总署和市场机构数据,2024年全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出口金额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风力发电机组出口金额达86亿元,同比增长70.4%。
而所谓“对等关税”将对国内新能源产业造成多大的影响?一位新能源领域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持续采取贸易保护、关税壁垒、市场准入等针对性措施,打压限制我国新能源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海外业务发展,但总体看,“危”中有“机”,关税影响有限。
“危”中有“机”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代表性行业。
部分头部企业更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引领带动全球能源转型。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A股上市公司中,归属于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的新能源行业企业共180家,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51%,其中深市101家、沪市79家。
“不可否认,关税会对我国新能源行业企业在美国市场发展造成阻力,但这对我国新能源行业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前述新能源领域资深人士指出,目前美国针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限制措施多为防御性质,继续增加制裁影响有限,我国锂电、光伏行业在长期博弈中已经积累较强竞争优势和丰富斗争经验。美国作为潜在增量市场,如果出现开放建厂等方向性改变,则可能成为我国新能源行业打开美国市场的机遇。
储能方面,根据长江证券电新团队测算,美国储能需求刚性较强,测算看关税前终端收益率20%左右,关税后最优方案为“美国电芯+集成”,收益率为14-15%;“东南亚集成”或“东南亚电芯+美国集成”,收益率为12%左右;“国内集成”出口收益率降至10%附近。
对于电力设备、风电而言,长江证券电新团队指出,仅少数国内公司有对美业务敞口,均有提前准备或有美国产能,并且在供应链地位显著,具备议价权,总体影响较小。
光伏领域,自东南亚四国光伏企业双反初裁税率出台后各一体化企业出口美国的方式转变为购买非四国电池以规避“双反税”,长江证券电新团队指出,本次对等关税影响整体来看,非东南亚四国电池由于价值量更低受影响程度小,一体化企业后续或主要采用非四国电池+美国组件的形式。
综合来看,行业人士普遍认为,美方目前的限制打压政策对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属于负面消息,可能影响相关行业国际市场拓展预期,对公司股价带来下行扰动。但是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自主可控、优势明显,美方限制打压政策预计不会对公司和行业带来根本性影响。
“一方面,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产业链完整、自主可控,美方打压政策多为影响销售端预期,进而干扰市场情绪。另一方面,美国制裁打压不会影响中长期股价基本面因素。对于新能源行业而言,2024年美方各项打压政策只增不减,但行业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凭借经营业绩、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成绩,在股价上亦有亮眼表现。”前述新能源领域资深人士表示。
回应影响
当前,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也就“对等关税”向记者做出回应。
欣旺达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度重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并密切关注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经全面审慎评估,‘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较为有限。”
欣旺达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海外收入为96.8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40.49%。据该负责人介绍,公司采用的是中间件交付模式,“锂离子电池等系境外品牌商完成测试认证及商务条件确定后,指定公司以中间件形式交付至下游ODM/PACK厂商,由ODM/PACK厂商完成成品或电池模组的制造, 产品均于保税区进行交付及美元结算,故划分为境外业务收入,其中除了个别产品出货外,并没有大规模直接交付到美国的产品。”
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多元化,客户群体单一占比不大,基本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众多头部国际知名品牌商,订单分布广泛,产品广泛分布在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且品牌客户产品在全球市场进行销售。公司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较低,市场及客户结构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晶盛机电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出口美国收入占比较低,对等关税对公司无明显影响。
从原材料来看,长江证券认为,晶盛机电坩埚业务原材料高纯石英砂海外供应渠道多元,关税风险可控,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此外,石英坩埚价格已跌至底部,晶盛机电相比二三线企业仍具备成本优势,石英坩埚业务有望跟随光伏排产企稳回升。
多名市场人士也对记者指出,新能源行业公司生产经营自主可控水平均较高,目前生产端已不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且部分头部企业相比于境外公司,已在技术、成本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
以龙头宁德时代为例,财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宁德时代美国市场的业务主要是储能,而美国的储能需求有一定韧性。无论是风光占比提升还是数据中心配储的兴起,都会拉动美国储能的需求。从项目IRR(内部收益率)的角度看,目前成本端碳酸锂价格低位,若加征关税部分全部传导给开发商,项目IRR仍在10%以上,对装机并网影响较小,预计2025年美国储能出货仍可实现同步增长。
此外,财通证券还指出,宁德时代的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日韩电池厂的建设进度也是严重不及预期,短期内他们的产能没有办法填补中国电池厂退出后的缺口,未来几年仍有较大供需缺口(90-100GWh)需通过进口满足。”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