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3月20日深夜至3月21日凌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企业放射源探伤作业专项执法突击夜查行动中,发现了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隐患。4月7日记者获悉,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辐射安全提醒座谈会,为存在辐射安全隐患的企业“把脉开方”,指导其针对问题做出整改,变“堵”为“疏”,以柔性执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赢。
据了解,此前的突击夜查中,宁夏生态环境部门成立检查组,对宁东基地3家企业放射源贮存使用登记、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资质等夜间探伤作业合规性展开地毯式检查。经查,企业暴露出探伤作业人员无法提供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合格证书,探伤作业操作位设置不合理,现场未按要求配备辐射监测仪等,共三个方面的8个问题。
“针对某移动探伤企业存在的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信息公示缺位、防护设备缺失等违规问题,我们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依据相关规定,以提醒座谈替代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自我纠错。”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要求企业严格落实整改方案,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整改。
针对企业存在的安全短板和风险隐患,该厅提出“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指导企业完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将辐射安全责任书落实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规范作业流程,明确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报备、作业分区监测、设备检查等要求;指导企业制定《辐射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细化人员培训、应急演练计划。目前,企业编制的整改方案已通过审核,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持续跟踪问效,确保隐患清零。
此外,要求企业建立三级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操作人员分级责任,加强放射源使用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步指导企业完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机制,确保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推动辐射安全管理从“被动合规”向“主动防控”转变。
“我们将持续优化监管服务,统筹安全底线与发展主线,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执法相结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该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模式,通过专项执法行动严控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安全隐患,强化政企联动,以技术指导、案例警示、政策宣贯等方式,帮扶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无损检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锐)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