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南阳老行当|冲压、剪边、打磨,在十四道工序叮叮当当的敲击中——三代传承,铜光熠熠铸匠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7:07:00    

赶制顾客预订的铜勺

砂轮打磨

“打个锅铲去炒菜,打个勺子去舀汤……”黄铜勺、黄铜锅铲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在卧龙区潦河镇小官庄村,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铜器加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铜器作坊,周边县市的商人纷纷慕名而来采购铜器,再销往各地。

近日,记者刚走进小官庄村张英杰家的作坊,就听到一阵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正给邓州穰东客户赶制铜勺和锅铲的张英杰,坐在简陋的工作台前,左手攥着半成型的黄铜勺,右手握着剪刀状的特制工具给勺头修边。这把即将成型的勺子没有雕花,没有特殊弧度,却承载着手艺人对“好用”二字的极致追求。

锤打校直

三代传承精把手艺关

打制铜勺这项古老的手艺,张英杰一家已传承了三代。他从最初认识铜材特性到熟练掌握各式锤、钳、模具的使用,再到练习锤打技巧,他的双手磨出了无数水泡。然而,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从不言弃。经过日复一日的反复打磨,他逐渐掌握了锤打、修剪、打磨等复杂工序的技巧,直到如今将这门手艺练得炉火纯青。

在日常制作中,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父亲也绝不允许张英杰敷衍了事。张英杰师傅回忆道:“在锤打铜板时,锤击的力度、频率以及落点,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父亲常说,做铜器就是做良心,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因为每一次锤击都直接关系到铜器的成型质量,必须保证均匀且恰到好处。锤打铜板时,力度要把握好,既要有力又不失柔美;频率与落点,更是需经年累月的练习方能精准掌握。”

每一把铜勺不仅仅是餐具那么简单,它们是匠人精神的物化,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正是父亲这种严谨的态度,让张英杰在技艺上不断精益求精,也让他对这门手艺充满了敬畏之心。

剪除边角

14道工序考验耐心定力

“一个勺子三两多,虽然重量不大,但制作起来却丝毫马虎不得。”张英杰介绍,从选材到成型,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却需要经过14道工序精心打磨。

张英杰先将退火后的黄铜块夹放在空气锤下模上,用空气锤锤打,使其延展变形,逐渐成为规整的板状勺子雏形。板状勺子雏形完成后,进入关键的勺头成型工序。张英杰更换上空气锤勺头磨具,将板状勺子精准放置在下模上。随着空气锤有节奏起落,锤头与磨具上模紧密咬合,板材在压力下不断改变形状。“勺头的深度、弧度都影响着使用体验,深了舀汤不方便,浅了盛的量又不够;弧度不对,拿在手里不顺手。”张英杰时刻关注着勺头的变化,不时停下机器,用卡尺测量关键数据,确保勺头符合使用标准。

谈及铜勺的剪边工序,张英杰如数家珍:“手握剪刀,沿着铜勺的边缘小心翼翼地剪裁,剪边不仅要剪得整齐划一,还要确保边缘光滑无毛刺,这样才能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极致的舒适。”

打磨环节同样不容小觑,张英杰的妻子使用磨具,对勺头边缘进行了反复而细致的打磨。“细磨就得慢慢来,一点一点把勺子表面磨得光滑如镜,这样用起来才顺手。”而勺柄的最终锻打,则要求不仅关注表面的光洁度,还需时刻把握铜勺整体形态的流畅与自然。

在作坊里,记者亲眼见证了黄铜勺的制作过程。从选材、熔炼、浇铸、锤打、整形、修边,再到抛光、打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倾注极大的耐心和精力。

成品铜勺和铜铲

儿女接力探寻行当新市场

长期锻打铜器让张英杰的手纹显得深邃复杂,当他摊开手掌时,每一道纹路、每一块老茧都在诉说着他与手艺的不解之缘。他说,过去,小官庄家家户户几乎都能听到打铜器的声音,铜勺、铜壶、铜锅这些生活器具曾是这里的骄傲。如今,整个小官庄,只有三四家还在延续着手工铜勺的技艺。

“现在极少有人愿意再从事打铜器这一行当,因为这行实在太辛苦了,每天与炽热的铜块打交道,忍受着高温和噪声的煎熬,还要掌握复杂的技艺,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正比。”张英杰无奈地说,老一辈的铜匠们,也因为年老或收入不高,纷纷选择了放弃。

值得欣慰的是,张英杰的儿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对铜勺锻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而他的女儿,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年轻人,则尝试在抖音平台上发布视频,销售自家的手工铜勺。虽然,订单寥寥无几,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更新视频,展示铜勺的制作过程、精美细节,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一行当。

传统技艺不应因市场的变迁而消失,应该积极寻求新的出路。“我希望通过网络宣传,为手工铜勺打开新的市场,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手工铜勺,为铜匠技艺的传承架起一座希望的桥梁。”张英杰质朴地说。

全媒体记者 张飞 文/图

相关文章
寻觅南阳老行当|冲压、剪边、打磨,在十四道工序叮叮当当的敲击中——三代传承,铜光熠熠铸匠心

寻觅南阳老行当|冲压、剪边、打磨,在十四道工序叮叮当当的敲击中——三代传承,铜光熠熠铸匠心

赶制顾客预订的铜勺砂轮打磨“打个锅铲去炒菜,打个勺子去舀汤……”黄铜勺、黄铜锅铲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在卧龙区潦河镇小官庄村,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铜器加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铜器作坊,周边县市的商人纷纷慕名而来采购铜器,再销往各地。近日,记者刚走进小官庄村张英杰家的作坊,就听到一阵

2025-04-22 17:07:00

泉州 “五南文化”亮相省文旅经济大会

泉州 “五南文化”亮相省文旅经济大会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4月22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张素萍 通讯员曾晓萍 文/图)4月17日至19日,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大会在福建南平举办。泉州携“五南文化”亮相大会“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通过精彩纷呈的展演、互动体验和匠心展品,全方位展现泉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泉州的“五南文化”是南

2025-04-22 10:03:00

市州观察丨富顺:让非遗“链”上文旅

市州观察丨富顺:让非遗“链”上文旅

川观新闻记者 行晓艺4月7日,富顺县童寺镇老寨村,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吹唢呐的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寺唢呐的代表性传承人赖忠成。“唢呐一响,停工歇晌,说的就是民间对童寺唢呐的热爱。”赖忠成说。富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积淀深厚,截至目前共有各级非遗名录78项,其中省级

2025-04-14 22:11:00

陕西推动妇女手工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陕西推动妇女手工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来源:陕西日报】“此次培训既有手工艺生产标准化理论指导,也有AI工具的使用讲解,有助于我们打破思维定式,实现从非遗技艺传承者向兼具市场洞察力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3月28日,在“匠心传承 巾帼逐梦”陕西省妇女手工非遗传承人与合作社领办人培训班结班仪式上,神木市剪纸协会主席高艳说。此次为期5

2025-04-01 10:59:00

建安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建安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霍庄社火非遗工坊成功入选,为建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再添新彩。霍庄社火是流传于建安区霍庄村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以其规模宏大、形式多样、表演精湛而闻名。霍庄社火非遗工坊集社火道具制作、技艺传承、文化展示

2025-03-19 18:20:00

螺钉是什么材质

螺钉是什么材质

螺钉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连接元件,通常由 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螺纹的外表面。常见的螺钉材质包括:碳钢:碳钢是最常见的螺钉材质,包括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碳钢螺钉具有较高的强度,常用于建筑和机械设备。不锈钢:不锈钢螺钉具有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户外或潮湿环境。常见的不锈钢螺钉有SUS200系列、SUS302、

2025-01-24 09:59:36

黄铜和铜有什么区别

黄铜和铜有什么区别

黄铜和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化学成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主要成分为铜(Cu)和锌(Zn),并可能含有其他微量元素。纯铜(红铜)是由铜一种元素组成,纯度较高。物理性质黄铜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硬度适中,易于加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氧化现象。纯铜较硬,加工难度较大,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

2025-01-24 05:12:07

修坯是什么

修坯是什么

修坯,也称为利坯或旋坯,是 瓷器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它主要作用是对经过拉坯成型的坯体进行进一步的精修,使之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修坯的目的是为了使器物在施釉和烧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修坯的具体步骤包括:削去底部多余泥料:使用修坯刀沿着坯体重心修出底足,并确保底部平整

2025-01-23 04: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