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类型化新观念带来创作新视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26:00    

【文艺观潮】

作者:韩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创作类型化已成为全球影视产业的重要特征,在纪录片领域也早有实践。纵观全球,西方纪录片市场已拥有相对成熟的纪录片类型。BBC数十年深耕自然纪录片创作,形成了《王朝》《地球脉动》等“自然历史蓝筹大片”的品牌。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以纪实节目为特色,《荒野求生》等作品携类型化叙事的基因而来。但中国纪录片的类型化进程总体略显缓慢。这一状况的背后,是业界长期缺少从文化工业视角审视创作的传统——纪录片不应只关注创作者的个人表达,还应注重观众的审美感受。这种创作取向固然成就了纪录片的文化深度与艺术高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产业化、大众化、国际化传播方面的发展脚步。因此,实现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赢,我们需要以新观念、新视野审视纪录片的类型化问题。

资料图片

类型的固定性、封闭性与纪实的过程性、开放性矛盾可调和

特定题材的纪录片在类型化探索实践中诞生了类型纪录片。这是一种匹配观众观看期待,工业化制作、强市场导向的文化产品。类型化既是一种模式总结,也是一种创作指导规范,以保证节目生产的稳定与高效。在文本上,纪录片的类型化表现为内容表达的程式化。程式是被创作者和观众双方都认可的同一类型文本中共有的核心元素或手段。在运作方式上,类型化代表了流行化、可复制和标准化。类型化本质上是对市面上相对成熟且流行的某类作品的总结和复制。题材相似、程式相似的纪录片构成了一种类型,也让某类型纪录片成为一个集合概念。后来生产的纪录片可参照之前同类作品的标准和程式来制作传播,这种可模仿性和易复制性,推动了纪录片制作的标准化、流程化,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快速匹配用户。

但这些特点也让部分从业者担心,类型化会让纪录片沦为一种机械复制的流水线产品,为观众制造单一程式的“审美茧房”。因为类型化与商业化是一对“姊妹”,许多纪录片类型一火,就被批量复制,使观众对某一类型程式快速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类型化的另一争议点在于:虚构可以“套模版”,“真实”也可以“套模版”吗?影视剧的类型化,意味着创作者与观众达成了一定的约定,情节往往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而纪录片拍摄讲求“挑、等、抢”,记录对象即现实世界,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类型的相对固定性、封闭性与纪实的过程性、开放性之间似乎存在天然矛盾。但实际上,这一矛盾在文本中是可以调和的。在纪录片的类型化实践中,决定类型的程式和元素可以理解为叙事建构的框架和载体,它因经受过市场验证而相对固定下来,而其承载的纪实内容则是开放的,仍拥有巨大的生长空间。

资料图片

类型化探索需要深入挖掘生成特定类型的心理学、社会学依据

纪录片的类型化问题实质,可理解为探讨纪录片以何种身份和姿态面对观众的问题。类型化旨在传播接受上满足观众的特定心理期待和诉求。因此,纪录片的类型化探索,不能简单迎合观众的某些浅层欲望,而是要透过作品的表象,深入挖掘生成特定类型的心理学、社会学依据。

美食类纪录片是当今国产纪录片市场化程度高、观众基础大的类型之一,推动了我国纪录片的大众化传播。“舌尖上的中国”IP获得观众追捧,不断推出新一季作品。其成功契合了中国老百姓心中“民以食为天”的朴素哲学观念。这种人与美食关系的探索,成为当下美食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论。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则以富有建设性的价值取向和现实主义的美学气质见长。例如《柴米油盐之上》《田野之上》在生动呈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图景,以视听表达凝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案的同时,用普通人的逐梦故事激励人心;《中国医生》《是坏情绪啊,没关系》对特定职业或群体富有人文关怀的观察,能打破认知偏见,促进社会沟通。许多作品既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也凝聚了温暖人心的情感,给人以精神力量。这种富有建设性的类型美学特质,形成纪录片创作的新气象和新趋势,也成为中国纪录片人回应社会热点和时代关切的体现。

资料图片

此外,自然类纪录片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中成长最快的类型之一。自然类纪录片在类型化叙事技巧方面锐意创新,呈现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转向”的新特点,对人们对自然和诗意的栖居生活方式的向往期待进行有力回应。从国家公园的生态秘境到云南亚洲象北迁的动物故事,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类型化也是纪录片提升传播效能的策略,明晰类型成为精准匹配受众的关键

相较于其他影视类别,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国际传播价值往往被置于更高的位置。类型化作为重塑纪录片产业生态的重要抓手,不仅是连接创作者与观众的有效桥梁,更可以成为推动创新的阶梯。

类型化是纪录片提升传播效能的重要策略。在视听流媒体平台上,类型标签的清晰划分,为观众提供了直观的导航路径,让人能迅速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内容。这种“贴标签”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也让纪录片宣推有的放矢。

此外,在大型影视节展和交易场合,明晰类型也是精准匹配平台方的关键。曾经,中国纪录片在类型定位上有些模糊,与国际市场分类和命名方式不统一,是导致其“走出去”困难的重要原因。例如,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类型定位较宽泛,难以在国际市场快速锁定目标受众。因此,中国纪录片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明晰类型定位,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话语衔接。这不仅能提高匹配度,还能增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

资料图片

当然,类型化并非“万金油”。随着观众兴趣与需求的变化,类型化也在动态演进。在视听产品的类型竞争中,纪录片及其代表的纪实美学逐渐渗入影视产业的其他品类,并呈现出兴盛之势。这本身代表了一种去类型化的趋势。例如,电影《吉祥如意》《雪豹》以朴素的纪实风貌革新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而以往强调竞技元素的真人秀类型,也注入了更多纪实成分,打造出《向往的生活》《种地吧》等慢纪实节目,在加速社会抚慰观众心灵。这种反套路、求差异的节目生产策略,正是基于类型,又超越类型的融合创新。

类型程式和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交织并存的。即使在强调类型化的电影领域,类型电影的分类和名称至今没有统一说法,其类型程式也非一成不变。纪录片的类型化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文本内部元素的增删与再搭配,通过建立新的“完型”,升级“模版”,既满足观众既有期待,又能打开观众的审美新视野。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也为其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纪录片的类型化探索,核心目标是依靠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既不能过度商品化,追求娱乐至上而丧失本真,也不能过度追求个人表达,孤芳自赏。正如好莱坞除类型片外也有独立制片和作者电影,纪录片按生产模式划分也有工业型与作者型。中国的市场足够广阔,打造纪实的视听盛宴,既需要淮扬刀工式的慢工精雕,也需要快餐式的类型化产品。只有多样共生、有机平衡,才能实现纪录片产业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6日 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15家酒企入选全国轻工行业表彰名单

15家酒企入选全国轻工行业表彰名单

北京商报讯 (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4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轻工公众号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联合评选的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据悉,此次有包括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今世缘、郎酒、金徽酒、西凤酒在内的15家酒企受表彰,

2025-04-16 14:52:00

农业农村部答封面新闻:中国在渔业管理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严厉打击非法捕捞

农业农村部答封面新闻:中国在渔业管理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严厉打击非法捕捞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4月16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加入《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简称《协定》)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在会上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加入《协定》符合我国的基本立场,有利于深入参与国际渔业治理,体现了中国坚定

2025-04-16 12:48:00

海尔卡奥斯破解制造业痛点,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劲数智引擎

海尔卡奥斯破解制造业痛点,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劲数智引擎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产业变革,正席卷而来。尤其是对中国制造业而言,如何拥抱AI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怎样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支持制造业深度转型,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呢?围绕相关话题,在“2025工业经济年度会议”上,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录城积极建言。会上,他系

2025-04-16 10:58:00

中国男子冰壶队锚定米兰

中国男子冰壶队锚定米兰

中国体育报记者 田洁继中国女子冰壶队在世锦赛中获得铜牌“直通”米兰后,中国男子冰壶队也在世锦赛上打入四强,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为中国冰壶赢得了信心,坚定了信念。由于中国男子冰壶队在2021年后连续三年缺席了冰壶世锦赛,直到2024年泛大陆冰壶锦标赛夺得冠军后,才重新回到世锦赛舞台。近年来没有和国

2025-04-16 09:12:00

跨越“友谊关” 奔赴中越友好

跨越“友谊关” 奔赴中越友好

“能帮我打个电话吗?”越南首都河内一所公寓里,82岁的越南老人陈明月递给记者一张记着手机号码的纸片。电话接通后,对面是身在广西桂林的中国老人卢美念,两位老太太兴奋地用越南语交谈起来。这通跨国电话,连起的是跨越一甲子的友谊。1953年,陈明月穿过中越边境来到广西凭祥。几年后,她到桂林育才学校读书,与在

2025-04-16 08:27:00

早报李强重磅发声!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又一批上市公司披露亮眼一季报

早报李强重磅发声!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又一批上市公司披露亮眼一季报

宏观新闻1、《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从5个方面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作出部署。第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二,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第三,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第四,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第五,不断提升国

2025-04-16 07:05:00

纪录片类型化新观念带来创作新视野

纪录片类型化新观念带来创作新视野

【文艺观潮】作者:韩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创作类型化已成为全球影视产业的重要特征,在纪录片领域也早有实践。纵观全球,西方纪录片市场已拥有相对成熟的纪录片类型。BBC数十年深耕自然纪录片创作,形成了《王朝》《地球脉动》等“自然历史蓝筹大片”的品牌。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

2025-04-16 06:26:00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访沪:冀传承飞虎友谊 共促青年交流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访沪:冀传承飞虎友谊 共促青年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16日电 (申海)来沪访问的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表示,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计划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将其打造成为基金会在中国的重要站点。“期待与上海(市)友协携手合作,共同拓展青少年交流与人文合作领域,传承和弘扬飞虎队精神,为美中友好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格林说。

2025-04-16 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