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三夏”生产现场

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

深加工农特产品展示

电商直播
2024年,巩义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聚焦主责主业,从人才、资产、业务、机制等方面入手,主动思考谋划,持续推动有资产、有能人、有产业、有制度“四有”建设,着力推进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主责主业,提高为农服务综合能力
该社始终对标综合改革任务要求,先后建成康店、芝田、鲁庄3个为农服务中心,推广“土地托管+全程服务”模式,全年累计托管市域农业土地面积达3万余亩。对3000亩宋陵遗址保护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开展油菜、油葵、小麦等作物集约化种植,实现文物保护与观光农业经济均衡发展双赢。
2024年“三夏”生产期间,该社累计抢收小麦8520亩,晾晒小麦4104吨,播种10650亩,助力“三夏”生产跑出“加速度”。
聚焦拓展渠道,织密基层流通服务网络
2024年以来,该社根据“经营网点向村党群服务中心延伸”的工作原则,围绕“一村一品”目标,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1个、农产品展销中心3个、社区农产品社区优选店1家,服务内容涵盖农产品展销、农资供应、物流寄递等,探索打造“助农+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新平台,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
此外,该社还积极参加“豫见新疆”农特产品交易会,参展期间销售自主加工生产的产品3000余件,成交额达15万元。
聚焦创新业务,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
该社引导社有企业树立转型发展理念,将各单位营业收入项目纳入全年重点任务清单,持续督导推进落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下属物资回收公司积极参与郑州市“绿色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完成回收2800单,交易额达10余万元。回郭镇供销合作社、吓唬日杂公司等4家企业抱团发展,启动石磨面粉加工业务,全年加工销售石磨面粉2万余斤。下属棉麻公司、果品公司等4家企业积极引进域外农副产品,紧抓发展机遇,销售石磨面粉2万余斤、各类农副产品2000余件。下属宋陵商场自产的瓦罐豆芽、大峪沟供销合作社加工的小磨香油、北山口供销合作社销售的寺河山苹果、孝义供销合作社自主经营的猕猴桃和富氢水等,都深受市场认可。下属耘邦公司为全市40多所中小学配送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食材,服务全市在校生近5万人。
该社以市域内政企、学校、商超、酒店等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干鲜、果蔬集装箱配送业务,春节期间销售各类蔬菜集装箱5000余件。
此外,康店供销合作社争取省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奖补资金20余万元,配套投建农机服务中心300余平方米,为辖内农户提供“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
聚焦堵塞漏洞,提升系统基层治理效能
该社严格对标上级社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县基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通过整合人事统筹、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职能,将辖区内20余家基层单位的公章、合同章统一移交至惠邦企业管理中心集中代管,并明确规定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巩义市供销合作社党组研究同意并备案后方可实施。
同时,该社持续强化监督管理,近年来综合运用法律、纪检、协调等手段,对鲁庄、康店、西村、涉村等基层社的违规长期合同进行专项纠治,累计收回资产4120平方米,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社有资产安全。
聚焦创新活力,实施“人才兴社”教育工程
该社大力实施为期三年共12期的“人才兴社”工程,对系统内40岁以下青年干部进行全面培训,目前第一期已顺利结束,第二期在4月初开班,旨在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人才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该社提倡让年轻干部积极参与电商直播、生产加工、农产品代购等工作,引导年轻干部牢记供销合作社为农职责,锻炼其参与经营、应对市场的能力,激发年轻干部投身供销合作事业的积极性,做到以干部历练促进队伍提升,以队伍提升带动业务发展,以业务发展巩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效。
2025年,巩义市供销合作社将紧紧围绕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四个作用”发挥要求,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完善为农服务中心功能,整合农技推广、农机作业、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等资源,提供“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产业园,构建县乡村三级回收网络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规范化、绿色化。三是创新农资供应模式,建设区域性农资集采集配中心,严把农资质量关,打造“供销农资”质优价廉品牌。四是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五是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周晓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