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充分结合辖区经济建设发展实际,立足本土资源优势,采取“强镇富村公司+国有企业+社会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所辖石山村、东山村、陈江村三个乡村肉鸽养殖资源,建设“新韶九章”韶鸽产业园,打造包括养殖、屠宰、深加工等一、二、三产融合的“韶鸽”品牌,找到一条乡村发展新路径,绘就和美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肉鸽养殖
新韶镇以强镇富村公司为平台,统筹流转模式,在东山、石山、陈江村盘活共200亩土地,建设“新韶九章”韶鸽产业园,并分为3个园区。园区一、园区二以养殖为主,建成后预计年产肉鸽可达300万羽,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超100名村民实现就业,实现每人每年增收8万元。园区三则配有现代化的屠宰生产线和冷链设施,3个园区的优势互补,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韶鸽产业链,提升韶鸽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
“新韶九章”韶鸽产业园按照“棚上发电、棚下养殖、农光互补”的模式和理念设计,大力发展“板下经济”,由国有光伏企业建设标准“光伏+”养殖场棚后再由社会企业入驻,降低传统养殖企业初期投资门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价值,还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问题。
借助东山驿站的人才资源,新韶镇引进省农科院、韶关学院等各类科研机构团队,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优良种鸽、现代化的屠宰生产线和冷链,夯实全链条标准化养殖、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和全渠道立体化推广三大品牌基础,打造“韶鸽”特色品牌。
目前,“新韶九章”韶鸽产业园园区一试点养殖场已投产,园区内种鸽存栏35000对,投产种鸽25000对,五月将全部种鸽投标完毕,种鸽存栏量将达到4万对,预计今年8月,每月出售乳鸽达到8万羽。因所产肉鸽体型圆润饱满、羽毛紧密顺滑、肉质肥美,深受市场认可和喜爱,品牌已“飞”入大湾区广阔市场,今年以来已出笼销售肉鸽约20万羽。园区二、园区三目前正在抢抓工期,推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加速前行。
预计到2025年年底,“强镇富村公司+国有企业+社会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培育至少1家龙头加工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建成现代化肉鸽加工中心(屠宰)场及冷链,实现年加工肉鸽达1000万只,肉鸽市场占有率提高5%,吸纳50个农户就业,整合形成产值2亿元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韶鸽”品牌影响力。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新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