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山昊 通讯员 王俊懿 日照报道
3月30日,位于日照经开区的亚太森博文化纸自动立体仓库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座总高38米、拥有14个巷道17层货架的智能仓储系统,正以“经开效率”重塑行业仓储新场景。

“如果说传统仓库作业是‘蚂蚁搬家’,那么立体仓就是经纬跃动下的‘直达快车’。”亚太森博项目总监李逸站在设计图前,向笔者描绘着未来图景:这座仓储“巨人”每小时将实现640个货物单元的高速流转,相当于每分钟11个货物精准进出,作业效率较传统仓库提升6倍以上。
“随着亚太森博一系列扩能延链项目的逐步实施,现有传统仓储系统如同‘高速路上的收费站’,或将成为制约纸机满负荷生产的瓶颈。”李逸表示,立体仓建成后不仅能将理货差错率降至趋近于零,更将有效降低人工、叉车能耗等物流成本。

效率的背后,是工业智能化的深度赋能。项目构建的WMS(仓库管理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化系统,内联工厂生产调度,外联客户订单发运,智能调度算法将保证纸机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并缓解订单高峰和低谷波动,使仓储真正成为生产线的“加速器”而非“限速带”。
而对于下游客户而言,立体仓带来的体验升级将同样真切。根据测算,取货卡车预计等待时间将缩短约30%。“当‘人等货’变成‘货等人’,我们的交付承诺将更具含金量。”李逸说道。

空间革命带来效益裂变。该项目将仓储单位荷载从传统仓库的0.8吨/㎡提升至4吨/㎡,相当于在同等面积上“叠”出5倍空间。李逸表示:“立体仓库的建设也为下一步公司扩能延链项目释放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每一寸土地产生倍增效益。”
集约化空间运营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引擎。2023年6月,一座高28.7米、配备12层货架、13,200个仓位的生活纸生产线自动化立体仓启用,通过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化作业,成为了集自动化仓储、智能分拣于一体的“黑灯工厂”,其日均吞吐量达200余吨,单位面积存储效率较传统平库提升6倍。近期,该公司又一智能化立体仓库——生活用纸一期扩容立体仓库及分切线项目立项,预计今年10月正式投用。

当33米高的货架刺破传统仓储的天花板,这座立体仓为辖区产业转型升级、土地节约利用、企业投入与产出等课题标注了可复制的样本坐标。尽管项目尚未完全竣工,但已有20余家上下游企业前来“探班”取经。
“希望在我们的探索下,这种‘垂直生长’的发展场景能够在经开区不断续写。”李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