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牟敏)4月7日,乌鲁木齐市第44中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300余名学生正在使用智能化体能测试设备,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现场不断响起“嘀——扫码成功,请准备跳远测试”的提示音,智能化设备让体测变得高效又便捷。

4月7日,高新区(新市区)学生体质健康专项测试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44中学正式启动,体测的6个项目区域布设了智能测试设备。 图为: 4月7日,在乌鲁木齐市第44中学操场上,学生正使用智能化体能测试设备进行体质健康检测。(记者牟敏摄)

此次体测现场,共设置了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肺活量、1000米跑等6个项目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智能测试设备。学生只需手持二维码轻轻一扫,个人信息就能准确录入设备。借助电子测距、红外线感应、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测试数据能在秒级时间内回传至云平台,整个测试过程快速又流畅。

当日,高新区(新市区)学生体质健康专项测试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44中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46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代表齐聚于此。
在启动仪式环节,3名体育老师对本校学生3月份的体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比。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数据图表,清晰地找出了学生在耐力素质、柔韧性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随后,智能测试设备技术专员现场演示了智能体测系统的操作流程。演示结束后,各校体育教师代表前往操场,对九年级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8项体能试测,亲身体验智能体测系统的便利性。
新疆西部学生体质数据中心运营部主任王艳介绍,这套智能化测试设备功能十分强大,覆盖了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跳绳等全项目测试。单组设备每天可高效完成1500人次的检测任务。测试产生的实时数据会汇总至“新疆学生体质健康云平台”,系统能自动校验异常值,有效克服了传统手工录入容易出现的误差与滞后问题,真正做到“测完即报、报完即分析”,为建立动态化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雷应龙表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引入智能体测系统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据了解,高新区(新市区)今年计划开展4次全面测试,预计在4月底前完成辖区7.8万名学生的第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任务。
一直以来,高新区(新市区)持续大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积极加强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如今,辖区学校每天都会设置一节体育课,并强化15分钟大课间活动的功能,确保学生日均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切实有效地提升辖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此同时,高新区(新市区)还加快推进“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不断探索新时代校园体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全方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