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处,发展正当时。记者近日从龙湾区商务局了解到,2025年一季度龙湾以9.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县市区第一,批发业更是创下39个月来最高增速,拉动全市增长3个百分点……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龙湾以亮眼的数据强势开局,其背后消费与外贸两大引擎的协同发力尤为关键。
消费引擎强劲驱动
社零增速领跑全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湾的限上商贸企业对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2024年龙湾新增限上商贸企业96家,他们在今年一季度,对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的拉动分别达到12、24.3、7.1、8.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在龙湾消费场景旺盛中可以得到印证。走进龙湾万达广场永辉超市,改造后的“胖东来”式货架上,商品陈列焕然一新。“开业当天客流量有3.5万人,买单转化率高达37%,营业额超过158万,这个数据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果说商贸企业的升级是消费增长的骨架,那么政策与市场的共鸣则为其注入血肉。据龙湾区商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3亿元。这其中汽车消费贡献尤为突出——累计向6395辆汽车发放国家及省市级汽车补贴,带动汽车消费超10亿元,限上汽车类销售额同比提升19.41个百分点。
在位于蒲州街道的温州智车港,某4S店销售经理陈明正在为顾客办理补贴手续:“现在购车可享受国家、省级、市级补贴,数额虽然不是很高,但却是促进很多人下定决心购车的临门一脚。”政策的红利同样延伸至日常消费领域: 龙湾家电、3C产品领域核销补贴超820万元,大宗消费与日常消费同步增长,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市场的勃勃生机不仅受益于政策红利,更源于对需求脉搏的精准把握。春节至元宵期间,全区累计举办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促消费活动20余场。家住永中街道的市民王女士说:“现在节假日带孩子在龙湾玩,总能遇上特色市集活动,每次都能乘兴而归。”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良性循环仍将持续下去:今年,龙湾将努力新增“限下转限上”企业70家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
外贸逆势创新突围
立体拓市布局未来
与消费市场的火热相呼应,外贸领域的突围成为龙湾经济的另一抹亮色: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59.8亿元,出口同比增长8.3%。在泰昌铁塔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忙碌地赶制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电力设备,一季度该企业已经实现超1亿元的出口增量;二手车出口业务同样亮眼,力乾汽车已实现出口200辆、创汇2200万元,全年目标剑指2000辆。
跨境电商的破局则体现了龙湾灵活应对挑战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龙湾创新推出数字赋能产业带IP出海,充分利用数字平台“厂播”模式理念——推动阀门等产业带融合海外版抖音等新媒体渠道,结合数字平台应用场景,以“工厂实景 + 外籍主播”模式,指导企业降低营销成本、塑造海外品牌,提升产业带竞争力。龙湾计划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带动五金卫浴用品等其他产业带,丰富拓宽跨境电商辐射范围,推动多产业带跨境出海。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形势严峻,龙湾早在2024年就未雨绸缪,通过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升传统优势服务竞争力、支持新型离岸贸易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措施,有效推动服务贸易发展能级, 一季度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5.64亿元,同比增长69.6%,增速排名县市区第一。
“我们正在构建'海陆空'立体拓市网络。”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二季度将组织50家企业赴境外参展,130家企业参加广交会。此外,龙湾还将引导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力争二季度培育外贸实绩企业10家、新增出口额2亿元左右,全年培育40家以上。
站在一季度“开门红”的新起点,更多的消费活动、场所将和雨后春笋一样在龙湾出现,持续修炼“内功”,而对外,面对挑战重重的外贸形势,龙湾将成为企业外贸行为的有力后盾,全力以赴优环境、稳外贸,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温州日报、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