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为期三天的金沙县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拉开帷幕。本届竞赛以“以劳健心智,以劳塑习惯”为主题,通过生活实践、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多元化项目,全面检验学生劳动技能,激发劳动热情,助力五育融合教育落地生根。


分层设计:劳动教育贯穿全学段
竞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层设置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化身“文具管家”“清洁卫士”,通过整理文具、清洗餐具等生活技能培养劳动习惯;中高年级学生挑战编织毛线、包饺子、缝制布艺品等进阶任务,体验传统技艺与协作乐趣。初中组聚焦工程思维与社会责任,模拟粮仓搭建、旧衣改造,将劳动与环保理念结合;高中组则立足科技与家国情怀,完成计算机组装、国防模型拼装等任务,在数字化操作与团队协作中深化责任担当。


情景创新:从生活技能到文化传承
活动突破传统劳动教育模式,以沉浸式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小学低年级“家庭组”亲子协作制作创意果盘,在果香中感受家庭协作的幸福感;小学高年级学生化身“非遗传承人”,制作并试飞传统风筝,探索扎、糊、绘工艺的科学奥秘;初中生模拟导游讲解金沙冷水河、钱壮飞烈士纪念馆等景点,用语言传递家乡历史文化。这些任务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场景、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劳动价值。

科技赋能:劳动教育顺应时代需求
高中组项目凸显科技特色。学生需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调试及故障排查,体验“数字化运维”的真实场景;通过调研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提出解决方案,培养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国防模型拼装任务更将劳动教育与国防教育结合,学生在组装“辽宁舰”等模型中感受科技强军的意义,厚植家国情怀。

竞赛采用县乡两级选拔机制,设置“实践操作+知识问答+总结点评”多维度评分体系,按组别评选“最佳风采奖”及指导教师奖项,优秀队伍将代表金沙县角逐市级竞赛。

此次竞赛是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构建“做中学、创中悟”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劳动教育的时代动能。
特约通讯员 胡鑫 汤映
编辑 杨睿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刘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