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目光。从无人机作业到空中游览,从低空物流到飞行训练,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链日趋完善。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我们要乘风而起、乘势而上,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0余年前,低空经济刚刚起步,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就凭借拥有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和漳河机场的优势,积极抢占新赛道。2014年,成功打造全国首个航空主题公园——爱飞客小镇;2017年,又获批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经十余年的培育,漳河新区航空产业振翅高飞,AG6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祥云”AS700载人飞艇火爆“出圈”,低空旅游叫响全国。去年底,漳河新区还被评为湖北首个未来空间(低空利用)发展先导区。
让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有赖于制度和法律完善,更好统筹低空经济发展与安全。要成立更高级别的协商议事机构,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尽快完成《空域管理办法》立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法工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低空经济并非适合所有地区,而是需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空域资源、人才储备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发展低空经济必须充分挖掘并发挥本地优势,盘活存量资源,避免“内卷式”竞争。
低空经济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各地在发展低空经济时,应理性对待,做好长期准备,明确产业定位,找准自身在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确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发展低空经济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止于城市空中交通,个性化旅游、多样化物流等需求的增加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低空+旅游”,为游客提供独特视角和体验;“低空+物流”,让城市物流降本、增效、提质。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低空经济也逐渐崭露头角。新疆的“低空+百货”物流模式、长三角的跨城医疗物资运输航线,以及无人机在农田监测、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均展现了低空经济的广阔潜力。上海浦东正与企业商讨枢纽型垂直起降场项目建设,谋划全面覆盖浦东至苏州、南通、无锡等周边城市的城际空中交通网络。还有许多地方积极探索了无人机送货、无人机播种、特色旅游飞行航线等,让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展低空经济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以安全筑牢底线、以技术突破瓶颈、以场景激活需求,让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杨虹磊